在线咨询
免费报价
免费评估
免费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换电柜资讯

外卖骑手使用换电柜成为主流,千亿换电市场悄然崛起

来源:博观科技日期:2025-07-28 17:34:49

清晨七点,北京街头,外卖骑手小张熟练地将电动车停在一处橙白相间的换电柜前。扫码、开柜、取出满电电池、替换车上耗尽的电池、关上柜门——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他跨上坐骑,再次汇入早高峰的车流。“以前中午必须回家充电两小时,现在随时随地换电,一天能多跑十几单。”小张的日常工作节奏,正是中国数百万外卖骑手的一个缩影。悄然间,“换电”这一模式已从骑手群体的边缘需求跃升为刚需,更在背后撬动了一个静默生长的千亿级市场。


骑手痛点催生换电刚需,城市“能量补给站”遍地开花
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即时配送网络,超1300万注册外卖骑手穿梭于城市脉络。续航焦虑与充电耗时,始终是悬于其效率与收入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传统充电模式需耗时数小时,且受制于场地与安全风险;而换电模式以其“秒级满血复活”的极致效率,精准击中了这一核心痛点。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的爆发性增长,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超70%的全职外卖骑手将换电作为日常补能首选方式,在核心城市这一比例已突破85%。 以行业头部企业为例,其智能换电网络已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部署换电网点突破6万个,服务用户(以骑手为主)超百万。街头巷尾、商圈社区,密集分布的换电柜如同新型“能量补给站”,织就一张高效的能源互联网。 骑手小张算了一笔账:购买原装电池成本超2000元,寿命约1.5年;而加入换电会员(月费普遍在200-400元区间),不仅省去电池购置与维护成本,更通过增加有效跑单时间显著提升收入。“换电就是生产力工具。”他总结道。

千亿赛道浮出水面,产业链竞逐“能源新基建”
骑手群体刚需的持续释放,直接推动换电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通道,一个曾被低估的千亿级市场正轮廓清晰。 权威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轻型车换电市场(以两轮电动车为主)整体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保持在30%以上。骑手所在的B端商业场景,构成了当前市场的绝对主力与核心驱动力。


目前换电市场巨头林立,格局初显, 市场已形成以“某塔能源“、“博观换电”等专业运营商领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巨头下场赋能,美团、阿里等平台方战略布局的竞争生态。技术竞赛(如更安全耐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智能BMS系统)与网点密度争夺成为关键战场。市场勃发带动了从上游电池研发制造、智能换电柜生产,到中游网络运营、用户服务,直至下游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的完整产业链繁荣。这不仅创造大量就业,更促进了循环经济模式在交通能源领域的实践。

技术驱动与挑战并存,未来之路指向智能化与标准化
换电模式的普及,高度依赖技术支撑与持续创新。智能换电柜普遍配备物联网模块,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电池状态实时管理。用户端APP可智能推荐最近网点、显示电池余量。部分系统甚至集成电池定位防盗功能。 当前市场最大掣肘在于电池规格、接口、通信协议缺乏统一标准。骑手跨品牌使用困难,运营商网络难以互联互通,制约用户体验与行业规模效应释放。推动国标或行标制定已成当务之急。劣质电池引发火灾事故敲响安全警钟,监管趋严倒逼运营商提升品控。同时,高昂的柜体投放、电池资产投入及运维成本,考验着企业的精细化运营与持续造血能力。


展望:从“骑手之需”到“城市之网”
未来,换电市场将呈现更清晰的发展脉络,AI算法将优化电池调度与网点布局,提升资产利用率;大数据分析助力精准预测需求,减少“无电可换”或“电池闲置”。 国家“双碳”目标及对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为换电模式提供广阔空间。地方政府或将换电设施纳入城市新基建规划。 在稳固骑手基本盘后,市场有望向共享电单车、同城快递乃至普通电动车主渗透。与分布式光伏、储能结合的“光储充换”一体化能源站模式,将开拓更大想象空间。

当数百万外卖骑手通过换电柜实现“永不断电”的奔跑时,一个围绕便捷能源获取的新兴市场已蔚然成势。千亿换电赛道的崛起,不仅重塑了骑手的工作方式,提升了城市末端物流效率,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正以“共享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能源服务新模式,悄然改变着城市的能源补给生态,为绿色低碳出行时代书写下关键的注脚。这场由需求端驱动的能源革命,其影响力才刚刚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