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免费报价
免费评估
免费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物联网开发

慧眼植物病虫害监测系统发布,为植保领域注入新力量

来源:物联网日期:2024-10-22 14:51:27

近日,多家研究院联合发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慧眼”天空地植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空天信息与植物保护(植保)理论的深度结合,改变植物保护领域关键国产检测器件缺乏、地理空间信息未能有效利用的现状,为智慧植保提供国产化关键技术底座,推动我国病虫害监测预警进入数智化时代。

此次发布的“慧眼”系统集成了近地智能原位探测、低空智能遥感监测以及大范围智能监测预警等多项技术,克服了传统植保调查测报技术田间调查识别难、低空监测精度低、区域预警能力弱等行业痛点。
在近地尺度上,自主研发了融合图谱信息和人工智能检测算法的芯片级病虫害智能检测装置,实现了适应实际植保场景的病虫害快速精准检测;在地块尺度上,开发了低空病虫害巡检专用无人机遥感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地块级病虫害智能遥感的动态监测与高效管理。
在区域尺度上,构建了基于遥感、气象、植保等信息的“全球-洲际-全国-热点区域”多尺度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实现了农林草 20 余种重大病虫害多尺度动态监测预警,为全球病虫害的前哨预警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有利于推动被动防控向主动预防转变。

慧眼植物病虫害监测系统积累的大量数据,包括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时间、程度等,能够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情况,评估不同防治方法的效果,选择最适合的防治策略。另外精准的监测可以减少盲目使用农药的情况,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为生态防治提供支持,如引入天敌、利用生物农药等,有助于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有益生物的伤害。
‘慧眼’系统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意味着由人工智能技术和空天信息引起的技术变革给植保领域注入了新的力量,通过智能化的硬件研发、算法模型开发以及系统构建,实现了传统植保测报工作的数智化赋能。这种变化可能会逐渐改变现有的植保测报和防控工作模式,逐步实现重大病虫害多尺度的动态监测和前哨预警,对指导大范围病虫害精准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